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界焦点

专题策划:直销立法十周年

时间:2015-09-01 15:04:30  来源:分销时代  作者:

  自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以来,中国直销走到了立法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激荡,十年变迁,中国直销业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日渐规范、健康。这十年,我们一起见证了行业的发展以及直销人的成长。
  十年风雨,十年奋斗,这十年,中国直销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及专家学者。他们为行业出谋划策、正本清源,带领行业一路向前。
  如今,世界谛听中国的足音,直销人期望获得更好的发展。
  十年,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
  我们一起携手,风雨同舟,戳力向前。


  传销
  在英文里,传销和直销均可译为Direct sale ,就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行为。刚传入中国时,传销还是个中性词。在1996年和1997年,国家工商总局分别出台《准许多层次传销经营意见书》和《传销管理办法》,对传销进行管理。
  受暴利的诱惑,社会上各类的传销组织靠投机取巧,以高回报为诱饵,通过高会费以达到聚集钱财的目的,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面对这一混乱的局面,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的命令,对整个传销业进行全面封杀。
  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出台。两部条例分别对直销和传销进行了定义,其中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而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至此,直销和传销从法律层面被区分开来,其中直销受到法律保护,传销被定为非法活动,成为了执法部门的打击对象。
  在这之后,许多传销大案浮出水面。2012年,太平洋特大网络传销案告破,法院最终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3370.8万元、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将3名传销头目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040阳光工程”传销案也轰动全国,该传销组织要求每个入股的人投入6.98万元,然后再拉29个人入股,就能获得1040万元巨款,全国各地有不少人陷入该陷阱,尽管相关部门多次打击,然而屡禁不止。
  在两部直销管理条例的引导和企业自身努力下,获牌直销企业慢慢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随着政府对传销的打击力度加大,传销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唯有这样,市场经济才能平稳运行,社会才会更加稳定。


  中国著名直销理论研究专家王义
  按照两部管理条例来划分,没有获取牌照就开展直销业务即为传销,这一点已经得到执法者和消费者的认同。而从一个研究学者的角度来看,建立在销售产品基础上即为直销,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就为传销。现在传销运作的形式有滚动性销售(老鼠会)、异地运作、网络运作、资本运作(发行原始股)等等,普通人只有提高甄别能力,坚信劳动致富,抵制诱惑,才能不落入传销的彀中。
 

  转型
  1998年6月18日,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国内贸易局联合下发《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原外商投资传销公司转型事宜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外商投资传销企业必须转为“店铺+雇佣人员推销”的运营模式,并批准了安利、雅芳、玫琳凯等10家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型经营,这是业界对于“转型”一词最深刻的印象。
  随着直销企业这几年来的迅猛发展,转型也有了更多的含义。首先是天士力成为大型上市医药企业转战直销的代表,2006年,天士力集团的直销板块——金士力佳友顺利拿到牌照,由于有天士力集团的实力支持和政策的倾斜,金士力佳友公司在申牌道路上走得相对顺畅。在后期的直销业务开展过程中,因为母公司具有科研、生产、品牌、人才和资金等优势,公司在发展中更是如虎添翼。
  其次就是国有企业转战直销市场。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企具有民营企业不能企及的背景优势和行业优势。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其在公司治理制度上又与众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产业、产品结构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和集约化程度低,管理质量和效益水平差等瓶颈。而直销在中国的发展也吸引了谋求变革的国企的目光,以新时代、东阿阿胶、福瑞达和东方红为代表的国企纷纷进军直销,开拓直销业务。
  还有一种转型是会销企业转道直销,中脉、春芝堂和卫康都曾是会销行业的代表,在几经探索后,纷纷转型直销。而中脉的转型时间最早,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果说前面所说的转型主要是模式的转变,那么直企在经营方式上也有转型,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店面形式的变化上,从早期的实体店起步,直销企业借助互联网手段,将店面从地上转到网上,将受众面不断扩大,绿之韵天城网、三生有享云商等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感。
 

  中国著名直销理论研究专家王义
  1998年的外资企业转型是业界第一次转型,后来的转型主要是经营方式的转变。作为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直销模式并非万能丹,只有复合型的销售模式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转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人,而非模式。
  “无店铺”是直销最明显的特点,进入中国后,其形式从“无店铺”转型为“店铺经营”。随着直销的发展,店铺的形式也从“地面店铺”到“网店”,再到“微店”逐步演化,这也是转型取得的成果之一。
 

  立法修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九十年代初期,在直销的定义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多层次直销的销售模式与之后被称为“传销”的模式极为相似,中国境内直销市场的混乱格局导致社会认知的混淆。面对这一局面,政府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途中,不停探索适合国情的直销管理之路。
  2003年,由商务部牵头的厦门会议召开,被认为是“中国直销立法的起点”;2004年,直销法草案体系公布,秉承“内外一致、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立法原则,翻开了中国直销业发展的新篇章。2005年,国务院出台《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其中《直销管理条例》于12月1日开始实施,《禁止传销条例》于11月1日实施,中国直销行业长达8年的禁令画上了句号,得以重获合法身份;2009年,“传销罪”被写入刑法,传销被列为刑事案件,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2015年7月31日,直销法规座谈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商务部牵头,旨在商讨促进直销行业健康发展以及完善直销相关法规事宜。
  从立法修改十年的成果来看,从野蛮生长到规范经营,两部条例在直销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明,这些年直销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最好的证明。十年来,行业在发展,直销人也在不断为行业正名。业界在直销立法十周年之际,对真正可以改变尴尬现状的法律层面的直销法呼声渐高,对《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两部行政条例修订的呼声也从未停歇,其中开放多层次,降低直销的准入门槛,不设定奖金拨出比,经营区域无限制,由审批制改为报备制,取消保证金,不限定直销产品品类等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
  客观来说,每部法律法规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阶段性的科学性。要想法律法规符合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直销法律法规也是如此,毕竟有法可依才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直销业也只有在符合国情的法规引导下才能稳步向前。
 

  中国著名直销理论研究专家王义
  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和形势,《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两部条例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随着直销业的发展和变化,两部管理条例的一些规定与现实脱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现在已经到了需要修改的时候了,其中关于传销的鉴定,禁止多层次直销、跨地经营,限制奖金拨出比,还有保证金制度都是值得探讨的地方。
 

  牌照
  上世纪九十年代,传销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混乱时期,无论是1996年政府首次批准的41家准传销企业,还是1998年国家三部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国内贸易部)批准的10家转型外资企业,都未能改变当时混乱状况,“传销”一词也逐渐沦为贬义词。
  直到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两部法律的出台和正式实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直销”。企业要想从事直销行业必须先获得国家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也就是所谓的直销牌照。2006年7月24日,雅芳获得第一张直销牌照,而这张牌照的颁发意味着中国直销行业从灰色地带走出来,在国家的监管下正式开放。
  随之,直销牌照逐渐成为直销企业行为合法化的标志,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纸牌照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有无牌照决定企业团队和人才的去留,关系市场团队的稳定,也与企业业绩增长息息相关。
  但是,只有实缴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投资者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提出申请前连续5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外国投资者还应有3年以上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经验)的企业在指定银行足额缴纳保证金,并依照规定建立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之后才能申请成为直销企业。
  尽管门槛较高,需要准备材料向商务部提出申请,且需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才能获得,但是仍有不少企业获得了直销牌照。截止到7月31日,已经有63家企业获得直销牌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63家获牌企业中,内资企业36家,占全部获牌企业数量的57%,而按照目前内资企业获牌趋势,这一比重还将持续上升。这预示着,之前中国直销市场上外资企业处于垄断地位的格局正逐渐被打破,民族直销企业正在崛起。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牌照是直销企业行为合法化的标志,但并不是说获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合法的,仍需注意自身的行为。
 

  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专家倪志勇
  近期,牌照的加速发放反映了政府部门对于直销行业发展的积极态度,不计逐年牌照发放数量的增长因素,单参照今年的发放速度,到2020年,获牌企业将超过200家。牌照数量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的将是不断强化的行业监管力量及过去10年因直销牌照带来的相对垄断的红利逐步减少甚至消失,企业比拼的将是真正的运营实力,企业必须规范化运作、专业化运作、重视产品体系的设计。
 

  消亡
  自1990年雅芳进入中国,直销行业在我国一路跌跌撞撞走来,终于在2005年迎来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两部有关直销的核心条例出台。至此,直销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篇章。
  直销行业的风雨飘摇,最终是在各个企业的生存状态之中得以体现,企业的沉浮,直接映照着直销行业的兴衰。曾经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直销企业随着行业的动荡,早已有了各自的命运,除了众所周知的安利、完美等直企历经浮沉发展至今,还有许多直销企业在市场中折戟沉沙,甚至销声匿迹。
  首先不得不说的便是蚁力神的消亡。2006年8月获得直销牌照后,蚁力神公司一直以委托养殖的模式经营,直到政府下决心出手整治的那一刻,蚁力神这个混乱之源的破坏力才得以展现,庞大的涉案人群,78.8万份养殖合同,涉及保证金228.33亿元……最终在2007年12月8日,辽宁官方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法院受理辽宁省蚁力神天玺集团有限公司的破产申请。
  广为人知的亿霖木业曾在全国多个省市低价收购林地,在各销售分部下设部长、经理、主管、销售代表,形成上下线关系。随后公安机关依法查封了亿霖集团在北京的经营场所,扣押、冻结了该集团非法所得,主要犯罪嫌疑人赵鹏运等9人被依法逮捕。
  2004年年初,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让千万亩荒漠变森林的“风云人物”陈相贵成立了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责任公司,以“托管造林”为名,通过变相传销方式进行虚假宣传营销。因涉嫌非法经营罪,2007年8月22日,被内蒙古警方刑事拘留,一个月后被正式逮捕。
  诸如此类因非法传销而消亡的公司还有许多:申齐公司、美鑫科技、天然丽莎、百顺日合、华良消费联盟、至诚百货等,这些公司的运作模式大多在利益面前不能经受考验,无法拒绝诱惑,在法律面前铤而走险,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新营销经理人联盟监事会主席吴培伦
  总结起来,因传销消亡的企业是获得直销牌照企业的十倍甚至百倍之多,为什么?一个字:贪。人负于天,人负于法,人负于理,人负于规律,那就只有消亡。本来,有的企业在良性发展之中,只是遇到了一点暂时的困难,或者利润率不高,但企业管理者或受蛊惑,走上传销之路,最终导致企业消亡。十年过去,多少人因直销实现梦想,多少人因传销戴上镣铐。我们衷心祝愿每一家直销企业都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希望直销行业能够多些亮光,少些迷惘。
 

  纳税
  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同一时期,直销行业也开始进驻中国。一些老牌的外资直销企业以纳税大户的形象,见证并参与中国城市的崛起。而近几年,民资直销企业在中国城市的版图上日渐扎根布局,也开始承担起城市的光荣梦想,助力中国经济的腾飞。
  作为中国直销行业的巨头,安利在税收方面的贡献值得点赞。1992年,安利(中国)广州开发区正式成立。落户20多年来,安利见证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长,至今累计缴纳税款530多亿元。
  而成立早于安利一年的家电行业巨头格力, 2014年纳税148.07亿元,累计纳税超过400亿元。在纳税数据上,安利要排在格力等多家大牌传统企业前面。当传统企业在为地方发展做贡献时,直企也走到前台担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以擎起民族脊梁为己任的民族企业,在税收方面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居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中脉,自2009年开展直销业务至2014年12月期间累计纳税超过10亿元,连续十年进入中国民企纳税前百强;2014年度,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以纳税20.26亿元成为江门市纳税百强榜首;有着27年发展历程的太阳神,在2014年度纳税额近2亿元,跻身东莞市纳税前十榜单。
  不难窥见,企业发展对于一座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税基的增大,财政的增长,就业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增收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十年来,在两部法规的指导下,直销行业基本告别了野蛮生长,在步入了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中,也见证并打造着城市的繁荣。
  相信在下一个十年,直销行业不仅在繁荣我国消费市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将做出诸多贡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有益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胡远江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社会公民,所以,全面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理所当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这是所有直销企业的共识,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一。中国直销行业绝大多数企业很重视该项工作的落实,但也有少数企业仍然需要提升。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守的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词。
 

  素质
  “传销赚钱”的洗脑口号在中国大江南北响彻云霄,传销公司推行老鼠会制度,非法传销大肆猖獗,传销受害者遍地哀嚎。而在一夜发财梦的驱动下,依旧有人前赴后继地挤入传销大会现场,甚至是引发起拳脚战……
  打开中国直销人90年代的集体记忆,淡水镇、老鼠会、爽安康、安利退货门、红安聚富、欧丽曼事件……对于这些名词背后的画面,谁都不感到陌生,每一个名词之后,引发的莫不是一场对于国人素质的发问。
  而商业社会,谈理想,谈素质,谈品质,似乎哪一点都很难绕开金钱这一关。因此,除了非法传销外,直销也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金钱王国,随之而来的是直销跳蚤炒作市场,毫无道德的团队诚信缺失,直销难民啃着馒头打着地铺,去摘遥不可及的甜美果实。
  素质是什么?那是在情怀之下的一份规则,一份铁律。2005年,随着两部直销条例的颁布,行业逐渐走向规范,注重正能量的传播。十年来,直销行业的主流品质变为了思利及人、自尊进人、大爱无疆,在众人眼里的低端行业,再也不是以迅猛上升的数字征服偏见,而是汇聚着正面的力量。直销人,亦随之得到成长,他们以诚信为本,以和谐人生为本,让很多的人生得以脱胎换骨。无疑,在前两次的转型之中,中国直销行业的素质在基础面上已经有所改善。
  对于2015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理事、中国直销业研究课题组组长秦永楠将此视为中国直销的第三次转型。新一轮的直销大战,将是一场信息大战、高素质的比拼战。直销没有门槛,直销不需要学历,直销不需要工作经验……这些前直销时代所强调的从业标准,将渐渐淡出中国直销舞台。在互联网+主导的大环境下,高素质、拥有各类相关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才进入行业,他们势必会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后续力量。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龙赞
  近两年来,许多传统企业经营者、大学毕业生加盟直销行业,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直销行业在进行从业人员的“大换血工程”。对此,直销企业应当有优先发展高素质队伍的规划,有对现有队伍进行素质补课的周全安排;行业媒体也应当为营造高素质的队伍进行舆论造势,引导行业人才发展的方向。一句话,每个行业都是一个圈子,圈子里的人整体素质得分越高,其圈子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就会越大。
 

  海外
  海外扩张和外来资本,在经济领域几乎是以反义词的形象成对出现。它们联合代表的是一种内外关系。在雅芳、安利等外来企业蜂拥进驻中国市场后,中国本土直销企业也陆续开始扩张海外市场。
  在中国内资直销企业对外扩张史上,有三波高潮:第一波,从1998年开始,以天狮为首的内资企业开始大规模扩张海外市场;进入2004年后,受牵制于国内复杂的直销经营环境,大量的内资直销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2008年之后,国内直销形势回暖,大量的内资直销企业成长迅速,并开始主动走向世界争夺国际市场,力图将企业大旗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由此形成了第三次海外扩张高潮。
  而相比于前两次的海外扩张热潮,直销的第三次海外扩张热潮是积极壮大企业自身发的展之举。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产品基石,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中国直销企业纷纷以传播和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为使命。如,在真菌多糖、灵芝产业上具有绝对优势的美罗国际,在海外形成高效科研开发体系和合理生产布局的同时,已经建立起了涵盖十多个国家的海外市场。而掌握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于今年5月获牌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及、秘鲁、墨西哥定点采购原材料驴皮的同时,已经开始布局非洲、中亚市场。
  今年以来,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勾勒出“一带一路”的线路图,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自2008年至今7年的时间,直企的发展也迎来了新诉求,而“一带一路”的提出,再度刺激了本土直销企业的海外梦。
  理想科技、三生以及炎帝生物等直企都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大力将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输送出去。我们期待“一带一路”能引起中国本土直销企业的第四次海外扩张热潮。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龙赞
  第一,我国直销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要吸取传统外贸企业在出口时进行恶性竞争的教训,不要互相拆台,而应该抱团取暖;第二,我国直销企业在规划海外市场的时候,要量力而行,锁定重点区域的重点市场,摊子不能铺得太大;第三,建议首选印度市场,因为同属金砖国家和人口大国,而且印度接下来的发展就是复制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永续经营
  坦白而言,世上并不存在永续经营的概念。在哲学范畴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万事万物皆在变化之中。但是这个被企业视为最美好的高级理想,无一不在表明直销企业,做可持续性企业的梦想、决心和长远规划。
  从直销在中国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来看,中国直销行业经历过太多的“投机取巧”、“捞一把就走”的行为,而有着永续经营理念的直销企业无不把直销当作一种长久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追求着永续。在直销行业里,“永续”释义为一种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度。
  企业如何追求永续经营的理念?务实兴业是一种最稳妥的方法。在三生董事长黄金宝看来,企业要永续经营,唯有打下产业基础。因此,三生以直销为核心进行了与主业相配套的产业衍生和升级,游艇俱乐部、国际名酒庄等多个协同性配套产业项目也在建设中;而作为民族日化代表的隆力奇也大兴实业:斥资6亿元,建造了世界一流的“智能化新工厂”,吸引了国际日化巨头纷至沓来寻求合作,斥资上亿元建造全球直销中心。
  打造企业的永恒发展,也意味着企业要不断经历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成熟期、转型期、成熟期、转型期……如此往复。转型在所难免,因此,在直销行业也不难听到太阳神、绿之韵、金日、美罗等很多企业都有着“二次创业”的战略。
  其实,直销作为一种商品流通方式,最早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至今不过百年多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商业模式,面对着21世纪网络经济的崛起,直销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不断实现创新和转型。唯有这样,企业才能离百年梦想更进一步,让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的骨髓之中,成为不变的文化精髓。
  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胡远江
  永续经营是组织发展以及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从现实情况来讲,企业要真正能做到“永续经营”也是异常的艰难。因此,依我看来,要把永续经营作为中国直销行业、直销企业、直销从业人员的共同理想。这是一件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也值得行业内外共同关注,深度探究,并长期实践。
 

  公益
  作为一种现代营销方式,直销从一开始登陆中国,就与社会公益相伴成长。因此,从时间上看,直销在中国有多长的发展历史,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历史就有多长。直销企业在从事企业经营的同时,也在积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公益活动。直销企业不仅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同时还在不断传播公益思想,推动整个社会公益力量的发展。
  中国直销行业每年推动和参与数百个爱心慈善活动,有的活动由社会其他公益机构发起,直销企业及其广大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有的则是由直销企业自身发起,面向企业的广大直销从业人员及社会进行推广。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直销企业参与的公益活动形成了鲜明的特点:首先,每年参与各种固定形式和非固定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已经成为直销企业的一项年度重点工作;既有工作计划,又有专业部门和人员管理落实,更有与企业经营成果捆绑的资金保障。其次,直销企业每年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虽然在项目设计和选择上有自己的范围,但就整个中国直销行业而言,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在众多行业中名利前茅。再次,在中国直销行业中,越来越多的直销企业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公益慈善基金,每年都对相关公益慈善项目进行资金投放,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工作流程。通过这种基金组织的形式,直销企业的慈善事业在参与和推动社会公益活动中日渐成熟。
  直销企业在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也把爱心教育作为所有从业者的必修课,将“爱心奉献”作为企业文化乃至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如今,在中国每一个年度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即哪里有公益慈善活动,哪里就会有直销企业和直销从业人员的身影,直销企业的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中国公益事业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胡远江
  热心公益,回馈社会,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更是每个人的情操修养之一,对于中国直销行业更是如此。无论对于广大直销商、企业还是整个行业,营造公益氛围,推进群体实践,即是净化行业环境,建设品牌,培育永续发展利益的重大战略之一。就这一方面,安利、完美等有很多经典案例,它们既为企业带来了良好形象,同时也造福于民,值得大力弘扬。
 

  足迹
  十年蹒跚,十年行走。直销人从风雨中走来,朝着一片温暖阳光缓缓前进。他们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走向全世界的河流山川,他们用脚步丈量着中华热土,更走出国门,悉尼、纽约、伦敦、巴黎、巴塞罗那、米兰……以旅游作为鼓励,是直销公司的风尚。
  而在直销立法之初,直销人远没有这么“潇洒”。他们当时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许多人在众多亲友的不认可中坚持着心中的直销理想。
  近几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直销行业的成熟,直销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眼界的开阔和事业的发展,奖励性的旅游活动成为了直销企业的一种时尚。
  回望2014年,各大直销企业延续风尚,优秀经销商不断获得海外旅游的机会,一品异域之风情。许多企业的奖励性旅游远不止一年一次,绿之韵全年在国内外组织经销商进行了6次旅游,无限极5次,中脉、嘉康利、三生等公司均在一年中组织3次出游。
  据记者统计,各大企业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呈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在2014年全年的旅游目的地中,亚洲占比最大,以63%的高比例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亚洲地区又以出游迪拜的频率为最高,迪拜因拥有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豪华场所而成为奢华的代名词。这也体现了随着行业的发展,经销商不仅开始了海外之旅,更在这条路上勇攀高峰,力求极致。
  当脚步迈过亚洲,许多直企经销商已然不满足于在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徘徊,他们更期待西方的另一番风情,因此2014年,欧洲和美洲迎来了许多中国直销精英的到访,占比17%,其中意大利和美国成为热门。在地球另一边的南半球,直销精英的足迹也遍布澳大利亚和夏威夷,占得15%的比例。而一向被视为冷门的非洲,在2014年也渐渐出现在直销旅游的版图之中,多以埃及和南非为主。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新营销经理人联盟监事会主席吴培伦
  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无数人的梦想。多少人,因直销走出国门,多少人,因直销踏遍世界。那一次次旅行,一阵阵高歌,一声声欢笑,那些遍布世界的中国直销人的足迹告诉我们,直销,虽然能够带来无限可能,但收获同样需要辛勤的付出。一夜暴富,不劳而获,那不仅没有收获,还会将直销带上歧路。
 

  创变
  唯创变,是不变。立法十年来,直销业经历过多次转型,在变与不变中,很多企业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发展是不变的追求,唯有创变,才能永续发展。
  在今年3月5日上午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是企业所面对的最新“创变”。
  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各大直销企业亦开始了其创变之路。那么,“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各大企业为何要积极参与到“互联网+”的创变行动中来?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和知识。“互联网+”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也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这种创新会改变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将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因此,不论是哪个行业,面对这样的挑战都应视为机遇,乘上“互联网+”的东风,弱者求转型,强者以更强。
  也正是看到“互联网+”如此强大的爆发力,安利、绿之韵、三生、理想科技等直销企业纷纷不遗余力涉足其中,以求在崭新的时代谋得有力突破,谋求自身发展。“创变”是一个新兴词汇。在直销行业,企业需抓住机遇,拥抱科技,积极创变,在风云变幻的商场中扬帆起航。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新营销经理人联盟监事会主席吴培伦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变化和无穷的可能。不久的将来,人类甚至会找到地球以外的另一个家园。北京联合张家口,才让自己成为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获得冬季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一切都因创新,一切都因变化。现代的创变者需要的不只是激情,更需脑洞大开地对大脑及时修补让其充满想象并付诸行动。人,如此;企业,亦如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完美|“健康消费 绿色生活”——绿野春踪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完美|“健康消费 绿色
尚赫全国领袖高峰会议盛大召开,共谋健康产业未来
尚赫全国领袖高峰会议
罗麦2024要用AI重新定义行业
罗麦2024要用AI重新定
富迪2023年度市场精英颁奖盛典举行
富迪2023年度市场精英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